学会介绍
  

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的成立过程 

  1990年代初,在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的倡导和推动下,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下,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筹备组,筹备组人员有翁史烈教授、张柏年教授、韩慧君教授、苏明教授、李怀斌教授、吴克非高工、谢甘第高工、孙章教授、曹立明教授、王倩华教授、李国经研究员、顾敏芷高工、洪兴昌研究员等,积极开展筹备工作,同时吸收、发展了上海地区有关从事系统仿真技术的高校、航空、核工业、铁路、航天、电力、化工、交通、军事、建筑等领域的单位和科技人员,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。
  1996年筹备组向上海市民政局申请了法人资格,获到了上海市民政局的批准,同意成立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,并经注册获得了上海市民政局颁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,学会挂靠上海铁道大学。1996年9月在上海铁道大学召开了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成立大会。大会选举了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、常务理事、理事长、副理事长、秘书长、副秘书长,至此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正式成立。
  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到同济大学,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也随之挂靠同济大学。


性 质: 
  本学会是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管理和领导下、挂靠同济大学、由上海市系统仿真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团体志愿组成的学术性团体,为公益性、非营利性的独立法人单位。学会遵守国家宪法、法律、法规和规定,遵守社会道德风尚,与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紧密合作,积极参与其活动。
 
宗 旨:
  团结和组织上海市广大系统仿真领域科技工作者,及学生、学者,积极开展系统仿真科学技术的研究、交流、培训和应用,促进系统仿真技术的普及与推广,服务于科学技术的进步,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 
目 标:
  1. 充分发挥各理事单位及理事、会员的积极性,凝聚一大批有朝气、有理想、有造诣的学者、技术人员,共同将学会发展成为上海市的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技术学会;
  2. 成为会员和会员单位的一个学术交流、技术合作的平台,推动仿真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;
  3. 成为传播系统仿真技术的桥梁,让更多的技术人员,特别是年轻学生了解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。
 
功 能:
  1. 开展系统仿真学术交流;
  2. 普及仿真知识,传播仿真先进技术,开展培训活动;
  3. 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咨询服务活动;
  4. 通过学会活动,积极发现优秀科技人才,并向有关部门推荐;
  5. 编辑和出版学术刊物;
  6. 接受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论证、开发、评估、科技成果鉴定。

 

 

 

电话:021—65980140     传真:021—65980140     邮编:200092     E-mail:shass2007@126.com    邮箱登陆
地址:上海市赤峰路67号同济大学科技园2号楼102室     版权所有:上海系统仿真学会